德国这锅啤酒,最近有点儿翻滚啊!朔尔茨政府“意外下线”,距离新政府组建只剩不到一个月,各党派正忙着“排列组合”,但感觉这回难度系数有点高。
为啥?民生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儿。您想想,两年时间,面包从1.5欧元涨到2欧元,这可不是小数目。更别提牛奶、黄油,还有那让人肉疼的能源账单,一个三口之家一年要花5400多欧元,供暖费更是蹭蹭往上涨。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,自然对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大佬们意见不小。
这不,趁着这股“东风”,选择党(AfD)异军突起。他们打出的旗号简单粗暴——“关闭边境”、“恢复经济”。在东部几个州,支持率蹭蹭上涨,年轻人尤其买账。您可能会问,为啥?一部分原因是,传统政党,比如基民盟、社民党,在移民问题上吵得不可开交,组阁谈判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——又臭又长。
默茨,基民盟的老大,正为这事儿挠头呢。遣返名单上要不要加印度?社民党坚决反对,联盟党内部也意见不一,据说还有人写小纸条传话:“强制遣返不能丢!”这派头,活像谍战剧。
另一边,选择党领袖魏德尔在马格德堡的集会上风光无限,巨幅海报挂满市政厅,支持者们喊着口号,声势浩大。这局面,不知道退休的默克尔老太太怎么看。想当年,德国经济虽然增长慢,但好歹稳定。如今,大家却在“庆祝”衰退幅度收窄,这滋味,估计跟喝了兑水的啤酒差不多。
经济数据也不好看。工厂停工,工人减薪,制造业订单连续八个月下滑,汽车零部件库存堆积如山,都赶上2015年难民危机那会儿了。这就好比一个壮汉,突然得了重感冒,浑身无力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新议院的议事规则第37条,允许紧急状态下突破债务上限,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.5%。绿党一听,炸锅了!直接离席抗议,说这是对气候承诺的背叛。5000亿欧元的基建基金,只有12%用在了可再生能源项目上,难怪绿党不乐意。
金融市场也跟着“打摆子”。德国重要的股票指数——“达克斯指数”——波动剧烈,选择党势力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股票交易量异常,一家钢铁企业股价一天涨了18%。更蹊跷的是,有记者拍到美国商务代表团秘密访问选择党总部,特斯拉德国工厂的供应链主管也在其中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咱也不敢说,咱也不敢问。
外部环境也不太平。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汉堡港货物积压严重,西门子的风力发电机部件都滞留了三周。选择党趁机提出要恢复与俄罗斯的“北溪”管道谈判,甚至想绕过欧盟的审批程序。这操作,有点儿“鸡生蛋,蛋生鸡”的意思——到底是制裁导致经济问题,还是经济问题促使他们想恢复合作?
军费开支也是个争议点。默茨承诺要将3.5%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国防,其中28%用来买美国的F-35战斗机。这相当于把德国空军的维护体系整个交给美国,有人担心这会让德国更加依赖美国。
移民政策更是火药桶。新政策用算法模型筛选出3.2万“优先遣返对象”,结果79%的名字都像是阿拉伯语。这算法,是不是有点儿“精准打击”过头了?
总之,德国现在就像一锅沸腾的啤酒,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,咕嘟咕嘟冒着泡。未来会酿出什么样的“啤酒”,谁也说不准。或许,这就是时代浪潮裹挟下,一个国家不得不面对的“转型阵痛”。